在朋友圈看到一个众筹,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一个投资人,以出书为名,一人众筹2 000元,共众筹100人,也就是20万元。这已经是我看到多次的方式了,只是这次居然是一个投资人去做,实在是无法容忍。因为一般来说,付费出书3万元也就够了,内容较好的书籍,出版社都会排队等着免费出。所以,就算我可以接受众筹,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众筹,几万块可以搞定的事情,就要募20万,是出书还是自己赚钱?而且还许诺可以把参与众筹的人的名字、微信印到书上作为回报。我们投资圈是不是应该留下一点人格啊,为了这么一点钱犯不着吧? 然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众筹的风险。我其实一直不太喜欢众筹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说的众筹,是募集股东的众筹,隐含着回报甚至赢利的暗示。而之前我往往也把募捐称为众筹,比如众筹一套房子或者汽车什么的。这里要讨论的,是有回报的众筹,尤其是众筹了钱用来创业的。 我不客气地说,众筹其实意味着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就是没有大咖看好你的项目为你出大钱,所以你只好找一批不如你的人去凑一些小钱。很多时候,有些人出钱其实是因为你刷脸,基于个人交情给予的支持,这个脸,往往只能刷一次。也因此,这些股东称不上是合伙人,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也基本取决于你个人的努力,整个项目里面,你就是一个最厉害的人了。 然后悖论就来了,如果你真的这么厉害,为什么找不到创业的钱呢? 所以,与其众筹这么麻烦,不如搞一个创业募捐,最后股权结构会简单很多。你赚钱了随便给募捐者什么福利都好,反正没有权利和义务,都凭良心做会好很多。而众筹最大的风险除了法律之外,还有一个是人多嘴杂。当出资人过多而权益无法平衡的时候,就会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和风险,每个出资人都希望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人越多,麻烦越多,最后也就越难做。如果你真要做什么事情的话,还是要自己出钱,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成功概率会比较高,太多的闲人进来,就算出了那么一点点钱,带来的麻烦可能远超这些钱的价值。 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你是一个出资人,最好就当这个钱打水漂了。目前来看很多众筹的人还是不太地道的,大部分人自己不出钱或者出很少的钱,却要占很大的股份。看到一个募资50万出让5%股份的面馆,啥也没干自己就给自己估值了1 000万,把自己当康师傅了。自己出多少钱就语焉不详了,我是不信他能出950万的,那样也不用募资了。 大部分情况下,众筹的结果就是:股东太多根本顾不了你的权益,很多给你的优惠权益其实是让你再去消费罢了,简直就是连环坑。不过募资数额越大的,靠谱系数也越高。比如我见过100个人每人出100万开家会所的,股东毛病就少了很多,大家也都没指望赚钱,就是弄个地方聚会用。所以,如果你去参与众筹了,最好别指望赚钱,就当自己做慈善了,同时祈祷发起人还算靠谱吧。 微信扫一扫精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