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邵宇:民营经济的“强心针”应该怎么打?

发布时间: 2019-05-02 来源: 邵宇 点击率: :

今日宇言为邵宇博士录制

第一财经 《财经头条》栏目选段




 完整观点  请戳音频  



主持人:力挺民营经济,总理发声,部委跟进,为融资和减税,通过中小企业问诊和把脉,来对症下药。


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病症,我们今天一起来关注这样一个民营经济的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请来,是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先生,和我们一起聊一聊民营经济的强心剂。


感觉最近央行出政策,不是以前叫“单击”,现在好像经常会“双击”来强调一下,给大家划一下重点。这次说的是民营企业,您觉得民营企业是突然之间在这个阶段受到了重视呢?还是其实一直以来民间经济都是我们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邵宇:民营经济毫无疑问都是中国最重要的这个经济利益组成部分,包括各种贡献,大家提到的5678(注:‘5678’指民营经济缴纳税收比重超过了50%、经济总量比重超过了60%、投资比重超过了70%、就业比重超过了80%),这样的一个比重,现在的话因为是周期比较低迷,再加上大家预期的一个不稳定。


最近也对民营经济出了很多奇谈怪论,在引导舆论方面可能多少有些偏差,所以现在可能更多的决策者,包括具体的执行者,强调给民营经济以支持和鼓舞,是非常恰逢其时的。


主持人:确实我们也能从这个半年来的新闻中,都能感受到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似乎遭遇了一定的寒流或冬天,那么我们能不能具体来说说,民营经济目前发展有有哪些阻碍?

  

邵宇:我觉得可能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周期方面,因为确实现在整个周期内比较低迷的,既然低迷的话呢,大家也知道,他一定会面临国进民退的力量对比。


因为在比较弱的时候,整个经济推动靠民营经济,包括民间部门的“动物精神”不够用了。所以很多都是国企、国资来托一下底,做一个政策的对冲。这个是周期性的。


结构性的问题就是一直存在,虽然我们也理解,民营经济很重要,但是民营经济在获得资源,包括人才、政策支持方面,历来都是一个难点问题,特别是金融的支持方面。因为小微、民营这方面,放眼全球来看,都是一个历史的困局。


所以这个结构性跟周期性,应该说在目前可能形成了一个叠加,所以可能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主持人:您看管理层也发声了,现在正在寻找一些解决途径。那您觉得从解决途径上又分哪些不同的层次呢?

 

邵宇:我觉得他们主要是两个方面,包括这次管理层在达沃斯也提到了民营经济,看到这个台下的观众,好几次都鼓掌了,那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一个表态,给大家信心的提振,这是最首要的。


第二呢,管理层也提到就是一个很关键的税费的问题,税费问题大家已经聊得特别多了,甚至现在发现都不能乱呼吁减税费,因为现在实际情况来看,征得反倒越来越多了。


所以关于税费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实在的问题。当然如果我们的社保转成税收口来进行征收的话,强制力跟约束力是在增强的,那么导致的实际结果可能跟原来预想有点不太一样。


另外一个就是融资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整个的流动性的话呢,显得不是那么宽松。在结构上因为不宽松,所以大家更多的还是投向这些比较稳固的,国企或者平台上的,这样的话意味着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他对民营经济的影响是非常非常明显的。


比如最近看到上市公司质押出了问题,大股东都要开始易主了,那易主谁来接呢?当然有资金,现在能够拿到流动性资金支持的都是国有企业,这样的话,看起来这个结构大家就会觉得有一些问题。

 

主持人: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其实是好像很多年以来一直谈论这个问题,又继续谈到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服务怎样可以更有效的来解决,从源头上来解决,民企的拿钱的问题呢?

 

邵宇:我觉得这个还是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基本结构的问题。因为中国的金融结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虽然商业银行也有小微,也有专门支持民营经济的部门、政策。但是在这个周期不太顺的时候呢,商业银行的放款的能力肯定是在下降,因为他有很多顾虑。


那么如果我们是资本市场占优呢?我们能够更多的企业直接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直接融资,这样会好很多。但是现在我们的资本市场,你看到的IPO的比重反倒不是那么高,反倒越来越小,变成一个更加强调贷款的,那这种情况怎么调整?


因为不可能马上把这个金融结构,改成像美国这样的金融市场主导的。那只能强调就说能不能做一些政策性的金融的专项支持


比方说举个例子,我刚刚看到央行约了商业银行座谈,谈什么哪? 谈把高能货币、基础货币来兑换广义货币,也就是高能货币在兑换M2,M2就是商业银行,高能货币就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说我已经做了银行间挺多的流动性,为什么你不放钱?


商业银行为什么不放钱呢?很简单,我刚才说了,放了坏账算谁的呀!商业银行肯定说算我的,那商业银行就不敢放。那这个时候你必须给出一些单项的、精准的激励,比方说你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来走,当时PSL不是做的挺顺利的,PSL就是做支持棚改,通过政策性银行来做。


现在比如说小微能不能专门辟一块,因为大家明白其实很像中国化的量化宽松。就是央行直接给钱,通过金融机构做一些专业性甄别,再给到实体经济。


比方说我放款的条件是企业要做实体的,做技术升级的,做研发的中小型或民营企业,不就OK了嘛,反正就是要给下去的。


如果商业银行不愿意干,那就由政策性金融机构,再由央行做定向量宽来支持,我觉得这个一定要做。


现在不断反复去压制,或者说推动商业银行,人家做也就是这么多了,可能给会有一些改变,但毕竟可能还是有限。

 

主持人:关键所在还是要流动起来,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网站消息,上半年部门组织收入达到81607亿元,同比增长15.3%,反映了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态势,上半年累计办理的出口退税7800亿,增长7.3%。同时和企业盈利水平相关的企业所得税呢,增长了13.5%,企业发展活力和经济发展效率继续提升。


问题来了,年初减费降税,说的很明显,上半年,这个收的也多了,增速也高了,上半年为什么收入会增多呢?

 

邵宇:这个大家听着听着可能就会觉得好笑,因为我们要减对不对。虽然也有税收对GDP产出的弹性,因为GDP是你当年的新增价值,你税收也是出自于此的,对吧。上季度整个经济增长6.8、6.9这样的水平,那收税收了13%、15%,那这肯定就是多收了嘛。减税体现在哪儿呢?


所以最近大家一直在诟病这件事情,我觉得单从技术上来说,他执行的这个过程,比方说税收机关,他也没有问题,因为他是加强了征收。


因为他正在推进税收改革新的工程,包括增值税全面的抵扣,包括营改增,这个流程变得更规范了。就是每一个票开出去都是按照业务的逻辑来的,你不能再去像以前这样“跑冒滴漏”。征得更严了,这样的话整个税收收入就上升了。

 

主持人:征收的面积是更广了。

 

邵宇:这也没问题的,这个是依法治国,我们说这个税收法定,这都没问题,征收加强、征管加强,就是你税收机关应该做的事情。那问题是你税率能不能降低?那比方说17%减到16%,算减了一个百分点,对吧。那你能不能比方说三档并两档,比说16%再减三个点到13%,甚至更低。


什么叫明显降低税负?明显,我觉得三个点算比较明显的,今年还挺长的,还有秋天的盛会,我们希望这个时候能有比较明确的政策信息出现,这个是全面提振信心的重要来源。

 

主持人:因为我想如果经济面如果一片向好的话,你说上半年多收一点,大伙觉得倒也行,但整个经济面还不是太好,那您觉得这样的高增长能有持续性吗?会不会到年底时候突然间又多收了一大堆?

 

邵宇:我一直说“轻徭薄赋”,才是最重要的积极财政政策,另外你可以做一些基建,但是我觉得对现在对症下药而言,降低税费是当务之急。

 

主持人:税费的压力,民营企业的呼声,一直都感受的非常强烈,那您觉得现在随着高层现在都进一步发声了,目前降低税费的空间和政策力度,有3%吗?会不会更大呢?

 

邵宇:我觉得就是这样的,总理做了个承诺,至少是不增加的,对吧。上次我也说过,人家减税是利好,咱们不增加也是重大利好。这时如果能减,比方说降了3%,那这绝对是超预期,或者说大家还是有更大的提振,因为我们还是期待这个秋天的时候,会有更多的这方面的一些重大的政策举措,可能来对中国目前的状态,是比较有效一点。

 

主持人:光是降费这样,会对民营经济产生一个立竿见影的刺激作用吗?

 

邵宇:我觉得是这样的,他可能更多的是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嗯,因为降低税费,只是说让你觉得利润可以得到更多的留存。但在于对企业而言的话,他更需要的是市场的扩张跟增长,这样来看,需要从整个宏观面上给予一些正向举措,包括一些需求拉动,可能会给他带来一定的加分,所以我强调他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必要条件。

  

主持人:也就是说,民营经济的改善,其实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只不过先做表态,先把民营企业从冷空气中慢慢的解放出来,感受到温暖之后,然后自身的活力还要靠企业自己。

 

邵宇:这个其实没有问题的,对于企业而言,你这些政策只要表达了暖意,他自己会去挖掘自己的内生的增长潜力和市场的空间所在,它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良好的、公平的机制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就可以了......

 



作者简介

邵 宇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

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暨研究生导师,牛津大学John SWIRE学者,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库成员。研究领域覆盖全球宏观策略,固定收益和金融工程......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