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美女老板“不干正事”,市值蒸发220亿!

发布时间: 2019-06-25 来源: 点击率: :

董事长能不能“干点正事”?


这是股民在向他们所买股票的公司老总发出的灵魂拷问。


前一段时间,有一条“全世界最高”的热搜出现在网络上,因为天气好,“珠穆朗玛峰大堵车”。



而在这波登珠峰的人中,有一位中的美女老板,她人生中第四次攀登珠峰,其中3次成功登顶。


她的公司发官微祝贺老总成功登顶珠峰,本以为可以给公司助长一波声势,不曾想到却揭开了这家公司的现状。


(探路者微博截图)


探路者,国内第一户外品牌,曾经连续四年位列国内户外品牌产销量第一名,A股上市公司,然市值距离峰值已经蒸发逾220亿元,连续两年亏损,逼近退市,已经开始卖房了。


而那位“不干正事”美女老总,名叫王静,是探路者的联合创始人,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一、王石的“珠队友”,她创立了中国第一户外品牌


1993年,初中毕业的王静走出四川资阳的老家,一个人去广西北海,在一家餐厅打工,做服务员。


在那段时间里,她认识了自己创业做印刷业务的盛发强,这个人就是他的丈夫,探路者的另一位创始人。


他们的创业,源自一次偶然。在北海举行的一次新技术展览会上,他们花5000元买下了一个折叠式旅游小帐篷的专利,然后又去苏州学了一个月的帐篷制作。


到1995年,他们俩注册了一家公司,从事帐篷设计,这家公司也就是探路者的前身了。


后来,在1999年,王静和盛发强移师北京,探路者诞生在北京香山脚下巨山农场的一处简陋的平房里。初期他们的创业条件确实是很差的,房子如何且不说,就连厕所也要自己动手挖,暖气自己烧。算上王静和盛发强,一共5个人的公司,每个人都身兼数职,设计、打版、剪裁、缝纫、印染……这些活儿王静都要亲自参与。



赶上2002年到2005年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迅速,探路者也实现了快速的成长,到2004年,从作坊模式彻底走上了规模化发展,还在北京昌平区宏福创业园建了自己的办公室和仓库。


2007年,伴随着探路者“去家族化”,王静退出了探路者的日常经营。


这次转型很成功,探路者一路开挂,2007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特许生产商”;2009年10月30日,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国内户外用品第一股;业绩一路高歌,从2009年到2013年,净利润年均增长55%,连续数年年位列中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一。


王静对探路者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即便是在她退出公司的日常经营之后。


2007年7月,王静第一次攀登海拔8000米级别的雪山——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Cho Oyu,海拔8201米),她与万科创始人王石(中国年龄最大的珠峰登顶者)成了队友。而原本不被王石看好的王静竟然第一个登顶,让他另眼相看。


卓奥友峰之行结束,在王静的邀请下,王石成了探路者的品牌形象代言人。



在王石60岁时第二次登珠峰,王静也是他的队友,又第一个登顶,这个“珠队友”给王石带来的震惊是在太多了。



二、美女老总爱上爬山,公司年亏近2亿,卖房凑钱


自从2007年的卓奥友峰之行后,王静彻底爱上了登山探险,一爬就是十多年。



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王石的影响吧,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60岁还登珠峰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与境界。那可不是有钱烧的,毕竟登山的死亡率可比飞机失事率高太多倍了。


在2009年9月末,探路者获准在创业板上市的时候,王静刚刚和王石登顶海拔8156米的玛纳斯鲁峰,据王静自己说,当时队友们还在山上的营地里算起了上市后王静的身家。


2010年,两人又一起登顶珠峰,也就是王石的第二次珠峰之行。


(左,王石;右,王静)


从2007年到现在,王静和所有登山爱好者一样,到处打卡,完成各种挑战,十余年下来,她成了圈里有名的“国际登山家”,把地球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登了个遍,光珠峰就上了4次,创下一打世界级登山探险纪录,比如143天完成“地球九极”挑战;获得了各种圈内的荣誉和身份,比如“2012年度(第七届)中国户外金犀牛最佳户外女性奖”,是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还是珠峰未来公益基金(Everest Future Foundation)创始人、国际主席等等。


2015年,既是探路者的巅峰,也是命运转折点。在这一年,探路者的营收达到38.08亿元,历史最高,公司市值也一度超过260亿元。


然而,也是这一年,探路者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探路者已经连续14个季度净利润下滑。


3年里,探路者已经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2017年,探路者净利润-8485万元,同比下降151.24%;2018年,净利润-1.82亿元,同比下降了114.12%,而公司总营收也已经从当年的38.08亿元下滑到了20.05亿,接近腰斩。


如果2019年不能扭亏为盈,探路者将面临退市危机。


除了一个大佬代言人,王静对登山的热爱,究竟给探路者带来了什么说不清楚,但是负面影响却大得吓人。


2014年,一条“《探路者女创始人王静登珠峰被指造假,登山过程成谜》”的消息刷屏,文指王静利用直升机登珠峰,引起轩然大波,尽管事出必有因,但很多人还是对王静做出了很多不太好的评价,甚至上升至道德层面。


因为这件事,探路者股价一度大跌。到2017年,探路者的情况着实不佳,王静重新出山了。2017年11月底,探路者董事长盛发强辞去董事长职务。


今年登珠峰,股东已经开始质疑王静,2017年王静年薪仅为95万元,而到2018年,薪酬猛增353.11%,达到430.46万元,她一个人拿的钱就相当于2018年探路者董监高管总薪酬的三分之一。


“请问董事长领400多万元年薪的依据是什么?每年的责任目标是什么,绩效考核如何操作?董事长登珠峰是否向公司请假,董事长400万元年薪有没有相应的考勤管理制度?”等质疑之声四起。


探路者紧接着又发布了《关于出售公司部分自有商用房产的公告》,以7884.95万元出售一处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整层写字楼。


有了卖房的收入,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探路者的业绩压力,暂时解除退市危机,但探路者的问题,并不好解决。


一直认为不管什么户外运动,只有多参与才能把产品做得更好的王静,如今似乎真应该收收心,好好把公司带回正轨才是正事!


三、跟风!跑得越快,摔的越惨


探路者的下滑,原因在于急于求成,在非核心业务上用力过猛。


2011年是探路者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正如盛发强曾经说过的,2011年之前,探路者专注于开发产品、建立渠道、强化品牌、融资扩张,2011年之后,探路者则是把大把经历放在了变革和转型上。



从2013年开始,探路者大肆并购,先后投资了新加坡在线旅游平台Asiatravel、户外活动网站绿野以及极地旅行机构“极之美”;2014年,以2.3亿元收购易游天下74.56%的股权,从事旅行社渠道运营分销业务;2015 年,正式设立户外用品、旅行服务和大体育产业三大事业群,对外投资的公司超过30家,要做体育界的乐视生态。



但是,这些业务终于成了探路者的包袱。


2015至2017年,易游天下合计承诺营业收入为115亿元,但实际只完成了27.9亿元;承诺利润为合计3500万元,但实际业绩合计为亏损5493.92万元。无补偿协议,无法构成对赌,探路者只能忍着。


同时,易游天下的经营状况还在持续恶化,外埠分公司还涉嫌合同欺诈等恶性事件引发了多起诉讼案件,导致易游天下部分资金被冻结以及赔付,现金流面临很大压力。



2015年,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花落中国,探路者蹭热度涉足了冰雪业务。


2016年1月23日,探路者在河南郑州巩义市嵩山北坡建的滑雪度假区开始营业,然而该业务却成了探路者上市以来首次亏损的重要原因。



2016年,由于营业时间较短,滑雪度假区营收基本为0,净亏损达758.18万元。2017年全年,营收仅有215.82万元,净亏损则高达6249.80万元,成为探路者集团旗下亏损额最高的重要子公司。


探路者专门针对体育产业投资项目设立的亿元基金,也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数百万元。



王静回归后,探路者开始做起了减法,“三大事业群”已不复存在,体育部门也在弱化,与户外主营业务相关性较小的业务和投资项目将逐步进行剥离及退出。


关店、裁员也在进行中。从2015年到2017年,探路者员工总数分别为2144人、2064人、1791人;2017年员工数量减少了273人。



一位离职员工对小编说,探路者的裁员还在继续,很多岗位是通过竞聘的形式来留人,裁撤比例可谓不小。


但同时被压缩的还有研发投入,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探路者研发投入6428.50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23%;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5327.40万元,占比1.76%。2018年探路者的财报显示,研发投入为4877.80万元。


而在国内户外市场上,除了一些老牌户外品牌,还有越来越多新势力加入,诸如李宁、安踏也已经进军户外市场,无论是产品还是销售渠道,各大品牌都在想方设法进行提升。


探路者在这个时候下滑,给了对手机会,更是给自己增加了翻身的难度。


王静要带着公司闯过难关,这个过程必然存在不小的难度,需要不短的时间。


结语:


有一次王静在接受采访时说,登山的过程就是很好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过程。但是2014年那次登珠峰,她的急于求成让之前的努力付诸流水。


退下,虽然登顶失败,但却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错误的坚持很可能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有尊严地放下才有继续选择的机会。


探路者现在就要面临两难选择,撤出来或许真的是血本无归,继续坚持则很可能越亏越多。


“不干正事”的王静可以背着家人偷跑出去登山,能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项又一项极限挑战,这一次,她又该如何选择?


文章来源于:百度APP@观点




精彩文章链接:


1、湘三协国代表首提为职业经理人立法和取消向广告业征收建设费!【三协要闻-238期】

2、全国首家!精彩演讲!(附全文)【三协要闻-237期】

3、陈政峰在全国人大《刑法》修改调研会上的发言!【三协要闻—236】

4、他以新身份亮相湖南,就破解商协会发展瓶颈提出八大路径,并曝光中广协负责人惊人内幕!

5、陈政峰在省直代表组的发言【三协要闻—202期】

6、不愧是克强总理的导师:楼市走势竟然如他所算!


敬请关注姊妹网《天下湘三协》和《高峰论谈》






大市场决胜的论坛   新时代修身的港湾 

企业大咖  ▎高级金领 ▎商协会长

 让天下爱上湘三协!









高 峰 论 谈

热点聚焦  ▎高峰评说  ▎我在论谈

  初心不改  与您前行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