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中国人的种菜天赋究竟有多高?只要我们愿意,太空也能变成菜地!

发布时间: 2019-07-25 来源: 省农联秘书处 点击率: :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湖南省生态农业”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

电影《火星救援》中,宇航员马克·沃特尼被困火星,依靠种植土豆获取食物,驻留火星500多天……

▲图为电影《火星救援》里面的种菜场景。

这个只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经典桥段,如今正在现实中逐渐走入视野。

如何在太空种菜种粮,还能开花结果?

我们有天宫二号!

科研人员成功地通过地面遥控,对在太空中的培养箱进行温控和浇水,启动了拟南芥和水稻生长,并顺利开花结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

航天员在太空主要种植水稻、拟南芥等植物,以检测空间微重力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为以植物为基础的空间生命生态保障系统奠定技术基础,以达到将来在空间站设立种植基地的远期目标。

为何选择水稻和拟南芥?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院高等植物专家郑慧琼:

拟南芥和水稻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受到光周期调控的植物。目前对于拟南芥生产发育和基因表达情况非常清楚,如果在空间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化,很容易识别。水稻是中国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希望在未来可以推广到太空生活中。

在太空中种庄稼可不比在地球,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在1G的重力环境下进化而来,微重力环境将是太空种植面临的一大挑战。

此前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的植物培养试验,植物虽然能够生存,但不能健康生存。

▲图为高等植物培养箱。

太空中的植物如何获取土壤和水?

在太空中种植植物,远比想象的要困难。在载荷有限的情况下,“天宫二号”既要满足航天员生存的基本需要,还要满足植物的生长要求。因此,和太空食品一样,太空植物所需的土壤和水,也要“私人订制”。

高等植物培养箱设计专家张涛:

此次实验是以蛭石为土壤,铺在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里面放入种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盒子,里面功能很多,透气不透水,防止微生物,水可以通过回收装置循环利用等。

▲图为太空生长盒。

此外,蛭石和种子只占据了盒子四分之一的大小,其他部分则是为植物预留的生长空间。这个盒子与储液箱、控制箱等一起放入密闭培养箱,由“天宫二号”带上太空。

“天宫二号”入轨后,地面发出上注指令,控制箱接收到卫星发射的指令后,会把营养液注入土壤,种子获得营养液后,实验正式启动。同时,培养箱里的光照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开始作用,为植物生长提供环境,箱内的观察相机也会对生长过程进行持续观测。

航天员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哪些作用?

航天员在返回地球前,需要来到‘天宫二号’的特定区域,把高等植物培养箱外面的锁紧机构解开,拔出一个装有在太空中生长拟南芥的容器,装进特制的布袋子里带回地球供后续研究。取出容器之后,航天员还需要把解锁机构复原,因为其他植物还要继续在太空中生长。

▲图为高等植物培养实验室模拟图。

解开、拔出、装入、复原……这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航天员却需要经过多次训练,因为在微重力环境下,行动并没有那么方便。

未来,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我国将执行越来越多的航天任务,后续的试验也将涉及更多的植物种类。

也许有一天,依靠自己种植的粮食和蔬菜,在不提供补给的情况下,航天员真的可以在太空中存活500天。


来源:新华社、搜狐网、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湖南省生态农业联合会秘书处

地址:长沙县黄兴镇黄兴新村绿世界生态艺术农庄会议中心

电话:13973387338(同微信号)

官网:http://stnylhh.com/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湖南省生态农业”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转载文章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负责;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及时删除;

2、请警惕冒用本平台名义进行诈骗的行为;

3、本声明适用于本平台“湖南省生态农业”所发布(涵盖自动回复)中所有文章。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