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北京历史故事系列之《召公封燕》

发布时间: 2019-08-19 来源: 邵氏传媒 点击率: :

一、燕国历史事件

《召公封燕》


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046年),为了巩固统治,周王将子弟、亲戚、功臣、贵族分封各地为诸侯。封召公奭于燕(今北京地区),以镇抚北疆。由于召公留在西周王朝辅佐王室,召公长子克到燕地就封。克是事实上第一代燕侯。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的克罍、克盉上的铭文证实了这段历史。燕侯管辖六个部族,在燕地建立统治机构,燕国从此开始了长达八百多年的历史。

 

《桓公割地》

春秋时期,燕国弱小。公元前664年,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山戎,挥师南下,攻打燕国,燕告急于齐。公元前663年,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率大军北伐山戎,至于孤竹国而还,解救了燕国的危机。燕庄公为了感谢齐桓公伐山戎救燕之举,送齐桓公入齐境。齐桓公说:“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把庄公出境所至之地割让给燕国,燕国在其上筑“燕留城”以示纪念。诸侯听说这件事后,都前去朝见齐国。

 

《子之之乱》

公元前320年,燕王哙即位,宠信丞相子之。公元前318年,燕王哙听信大臣鹿毛寿等劝说,效法尧舜把王位禅让给国相子之,自己在北面称臣,国事皆由子之决断。公元前315年,太子平与将军市被谋攻子之,国内大乱,百姓恫恐,离心离志。齐趁燕国内乱,令大将匡章率五都之兵和北地之众伐燕。燕军大溃,燕王哙和丞相子之皆为齐军所杀。国土被齐、中山攻破,几乎亡国。公元前312年,赵武灵王联合魏、楚、秦、韩等国破齐,送燕公子职返国,是为燕昭王。

 

《秦开破胡》

燕国大将秦开,曾在东胡做人质,很受胡人信任,通晓东胡的风土人情、军事地理等。燕昭王即位后,秦开逃归燕国。公元前300年,秦开率燕军攻打东胡,大败之,迫使东胡退却千余里,解除了燕国北方的威胁。秦开乘胜渡过辽水进攻箕子朝鲜,取地两千余里,直达满番汗(今鸭绿江)为界,打开了燕国进入东北南部的通道。修筑西起河北北部、东至辽东东部之长城以守护北方领土,并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来治理这一地区。

 

《乐毅伐齐》

公元前284年,为雪齐国破燕之耻,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赵、、魏、秦五国之兵讨伐齐国,与齐军战于济西,齐军大败,湣王出逃。燕兵攻入齐都临淄,尽取其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国仅剩莒、即墨坚守,其余归属燕国达六年之久,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燕昭王亲赴济上奖赏三军,封乐毅为昌国君。乐毅兵围莒、即墨两城,三年不下。昭王死后,惠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以骑劫代乐毅为将。田单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杀死骑劫。齐国趁势收复所有失地。乐毅伐齐之功尽失。

 

《荆柯刺秦》

公元前227年,秦军兵临易水,准备攻打燕国。燕太子丹派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场面十分悲壮。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荆轲持匕首刺秦王,不得,秦王拔剑击之,荆轲把匕首掷向秦王,不中。荆轲被秦王所杀。

 

二、燕国风云人物

召公    召公姓姬,名奭,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和周公的弟弟。因其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又称周召公、召康公或召伯。

召公是周初活跃时间最长的政治家,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长者,历经文、武、成、康四朝,周文王时代就已出任重臣,招抚南方江、沱、汝、汉诸国,为兴周灭商做出重要贡献。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召公辅佐武王进入商都,四月在镐京受封于燕,同时受封的重要诸侯国还有周公的鲁、姜太公的齐。克商第三年,周武王去世,爆发了“三监之乱”。周公为太傅、召公为太保、姜太公为太师辅佐成王。平定了商纣之子武庚及东夷、徐、奄、薄姑等原商遗方国的叛乱,规划了西周的东都——成周(今洛阳)的建设。召公以其长子代赴燕国就封,自己留辅成王。他和周公分陕而治,召公管理今河南陕县以西,周公管理陕县以东。召公将其辖区治理得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史称“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康王二十四年,召公去世。民思召公之政,作《甘棠》之诗咏之。

 

燕昭王    燕昭王(公元前311年—公元前279年),姓姬名职,燕王哙之子,太子平之弟,又称昭王或襄王。本在韩国为人质。燕王哙死后,燕人立职为燕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复兴燕国,昭王四处寻找治国的良才。拜老臣郭隗为师,在沂水之滨,修筑了一座“黄金台”,用来招揽天下贤士。燕昭王爱贤敬贤的名声不胫而走,风传天下,各国才士都奔赴燕国。武将剧辛从赵国来,谋士邹衍从齐国来,屈庸从卫国来,乐毅从魏国来……昭王在乐毅等人的辅助下,励精图治,国家日渐殷富。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上将军乐毅联合、魏、秦诸国攻破齐国,占领齐国七十多城。至此,燕国国力达到鼎盛。

 

乐毅   乐毅,子姓,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深得赵人推崇。赵武灵王时,因避沙丘政变来到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当了大夫。乐毅出使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燕昭王欲兴兵伐齐,遂问计于乐毅。乐毅提出了“举天下而攻之”的伐齐方略,联系各国盟约攻齐。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赵惠王也以乐毅为相,率燕、赵、韩、魏、秦五国之军兴师伐齐。燕昭王死后,惠王即位,以骑劫代乐毅为将,兵败。乐毅奔赵。赵惠王封乐毅于观津(在今河南省商丘东),号望诸君。乐毅写下著名的《报燕惠王书》以辞燕王。此后,乐毅居赵、燕两国客卿的位置,往来通好,乐毅卒于赵国

 

燕太子丹   燕太子丹名为姬丹,又称燕丹,战国末年燕王喜的太子。秦国前夕,燕国送其入秦为质。因不受礼遇,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军兵临易水,形势非常危急。为了挽救燕国,太子丹欲找人行刺秦王政,他最先找到田光,田光推荐了荆轲。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公元227,太子丹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失败被杀。秦王大怒,派将军王翦进攻燕国。公元226,秦军攻破燕国蓟都(今北京),燕王喜及太子丹逃奔辽东,匿于衍水(今辽阳太子河),燕王喜听信代王嘉之计,将太子丹斩首以献秦国。

 

高渐离   高渐离是战国国(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村)人,擅长击筑(乐器名),荆轲的好友。荆轲刺秦王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慷慨悲壮。秦统一六国后,立号为皇帝。通缉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隐姓埋名在宋子城给人做酒保。

后来消息传到了秦始皇那里,传他进宫表演。秦始皇让人熏瞎了他的双眼,才放心让他击筑。高渐离将筑灌了铅,趁秦始皇听音乐入迷时向他击去,没有击中。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自此以后再也不敢接近六国之人了。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