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邵氏博士生导师系列邵芸

发布时间: 2019-09-13 来源: 邵氏传媒 点击率: :

邵芸,1961年生,上海人,博士生导师,创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微波遥感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参与科学家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长期从事雷达遥感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我国雷达遥感应用领域知名专家。


 

中文名邵芸

 

籍中国

 

族汉族

 

业遥感专家

 

个人履历

 

2007-今,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微波遥感研究室主任

 

2004-今,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3-2007年,香港,中国科学院暨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主任;

 

2001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8-1999年,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NASA/JPL)作高级访问学者;

 

1998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1996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1993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8-1989年,英国,执行中英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

 

1989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6年,北京大学遥感地质研究方向,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3年,北京大学地震地质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著作

 

1.郭华东等著,2000,《雷达对地观测理论与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研究果专著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主持编写第678章,pp.214-347.

 

2.魏钟铨等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第十二章,pp.252-263.

 

3.童庆禧等著,《中国金矿研究新进展》(第二卷),地震出版社,北京,1994,(撰写雷达遥感一章).

 

4.Guo Huadong (ed.), Shao Yun(AssociateEditor), Radar Remote SensingApplicationsin China, Taylor&FrancisBooks Ltd, 2000.

 

5.Shao Y, Hu Q R, Guo H D, etal."Effect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moist salinized soils on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s extracted from RADARSAT image."Ieee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3, 41(8): 1879-1888.

 

6. Shao YUN, Tan Q L, Liu H, Guo H D. Studyon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theManiEarthquakeof 1997 Using ERS-1/2 SAR Data:A Case Study in China, ChineseJournal of Geophysic, 2002, 45(Suppl.):205-213.

 

7.Shao Y, Liao J J, Wang C Z, Analysis oftemporal radar backscatter of rice: A comparison of SARobservationswithmodeling results, Can. J. Remote Sensing, 2002, 28(2): 128-138.

 

8.Shao Y, Liao J J, Wang C Z."Analysisof temporal radar backscatter of rice: A comparison of SAR observations withmodeling results."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2, 28(2):128-138.

 

9.Shao Y, Fan X T, Liu H, et al."Ricemonitoring and production estimation using multitemporal RADARSAT."Remote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1, 76(3): 310-325.

 

成就及荣誉

 

一、在国家重大基金支持下,1994年美国航天飞机SIRC/XSAR过顶内蒙古试验区时,同步进行3波段4极化雷达遥感穿透实验,得出LCX波段雷达波对干沙的穿透能力结果,并分析了影响电磁波穿透能力的衰减因素。研究成果对我国第一颗L波段雷达卫星的立项和参数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所级创新工程课题“含水含盐土壤介电特性研究”的支持下,测量了含水含盐土壤的介电常数,发现其虚部与含盐量高度相关,开展了与RADARSAT的同步观测,表明后向散射系数σ0与含盐量的相关性较高,成果发表在IEEE/TGRS上(2003)。

 

二、主持863计划“SAR南方水稻长势监测课题(1996-2000)(共2期,验收均为“A”)”。其系列研究成果两次应邀在IGARSS大会作特邀专题报告,在国际上引起反响。成果被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农业部门采用,并在我国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及2000年度广东省水稻监测中得到应用。2001年发表于国际权威遥感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的论文,经严格评选,选入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地球观测信息用于粮食安全保障报告》,是该报告收录的全球最有价值的15篇论文之一;同时入选Manual ofRemote SensingVol Ⅱ,Principls and Applications of Imaging Radar

 

三、国家科技部科技奥运专项“奥运环境遥感监测研究”(20032006)课题,中科院科技奥运项目“奥运主场馆区工程环境高分辨率遥感监测与虚拟仿真研究”。为奥运公园规划及周边交通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空间信息,建立了奥运主场馆区工程环境建设动态监测网站,成为“科技奥运”亮点之一,并当选第29届奥运会火炬手。

 

四、主持863计划“新型成像雷达地下目标探测与隐伏特征提取技术研究”(2008-2010),提出了新型雷达遥感技术提取地下隐伏特征的方法;提出罗布泊“大耳朵”实际是圆盆状的论断,是罗布泊2008-2010年大型科考七大新发现之一。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

 

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重要贡献奖(200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

一等奖(2001);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

 

98’全国科技界抗洪救灾先进个人(1998);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1995);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