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外国女掌柜】临危受命却含泪辞职,任期最短却被称:英国最后一位政治家!

发布时间: 2019-11-22 来源: 点击率: :


特蕾莎·梅是英国史上第二任女首相。


继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政权的实际指挥权再度交到女性手中。

2016年7月13日,特蕾莎·梅前往白金汉宫正式接受了英国女王伊拉莎白二世对她提出的组建新政府的要求。随后前往唐宁街10号,在丈夫菲利普的陪同下对媒体发表了讲话,正式出任英国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这位女首相呢?接下来就让笔者带你去了解这位政治手段强硬而又果决,生活上却又热爱时尚的女首相。

童年与政治

1956年10月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于英国伊特斯本的一个牧师的家庭中。

作为一个牧师的独生女,特雷莎·梅以父亲的身份为荣,她很小就明白在父亲面前她的“小需求”永远排在公众的“大需求”之后,而且她必须谨言慎行,不能因自己的不当举止使父亲声誉受损。

特蕾莎的早期教育是在牛津的一个非常小的小学里完成的。当时整个学校只有27个学生,在她离开学校时,只剩下11个学生了。校长威廉姆斯夫人,是唯一的老师。这希望小学的即视感,谁也没有想到会出这么一位英国首相候选人。 

你或许不会知道:今天铁血的政治家,第一天上小学就因为不想离开妈妈,哭着闹着被校长介绍给了全班同学。

即便如此,特蕾莎还是很喜欢那段时光:“我还记得,当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我们的课桌,有时有冰淇淋车来的时候,我们都会得到一个冰淇淋,如果我们表现好的话。

由于父亲关心时事,且时常和妻子、朋友在家谈论国际政治。特雷莎·梅对此耳濡目染,12岁起每周末在保守党办公室做一些诸如装信封、投递宣传资料的工作。

也正是在12岁那年,特蕾莎就扬言自己要做一名国会议员。特蕾莎十几岁的时候,她就意识到她会是一个保守派。之后特蕾莎入读一所罗马天主教的私立学校继续学习。跟撒切尔夫人一样,中学时代的特蕾莎也是学校里的女生学生领袖。

在2014年的时候,特蕾莎.梅在接受BBC广播节目“荒岛碟片”采访时,谈到童年就有参与政治的热情, 由于她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她很早的就“曝露在争辩的世界”,和她父亲就各种议题进行辩论,也参与了父亲组织的多种乡村活动,“ 因为我想创造不同”;对于自己的从政哲学,她称是“你需要相信你正在做的事”。

“名为”特里的驼背少女

少女时期的特蕾莎发育很快,很快就超过同龄人,于是像后来的首相特蕾莎一样,从这个时期就开始驼背。作为中产的孩子,她不可能像卡梅伦这样的富家子弟一样上伊顿公学,但这并不妨碍她的优秀。她是一个早慧而勤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通常是学霸,特蕾莎并不例外,她跳了一级。

她非常的专注于学习,学习非常努力,不自觉带有学霸的清高,对那些在学习上走捷径的孩子无法忍受,据她的同学回忆,每当在历史课上,其他人和历史老师谈及一丁点无关话题时,特蕾莎就会不耐烦地指责他们,她总是想讨论正常的话题。她是那种全力以赴做万全准备的人,从来都按时完成作业,提前做好准备,她曾经告诉过班主任,她想成为大不列颠第一位女首相,于是成为同学们的笑柄。


年轻的特蕾莎·梅

这个高个驼背少女,并不是一个合群的学生,反而显得有些孤芳自赏,由于过于严肃,过于保守的个性,也看起来并没有多大魅力。她所在的惠特利·帕克中学为了迎接1974年的大选,曾经举行一次模拟选举,梅作为保守党候选人参选。与她的学业一样,特蕾莎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她做了充分的准备,去研究当时所有保守党的政策,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一个人像一个真正的竞选团队一样去做功课。甚至为了看起来更时髦,这个安静的女孩称自己为「特里」,听起来不像一个修女。

然而,她的精心准备,在选举中却输得一败涂地,击败她的是一个叫希克斯·格林的姑娘,学校的女生代表,魅力可想而知,用她的话说,「击败特蕾莎不是什么困难,因为她不是一个拥有超凡魅力的人。

特蕾莎的演讲非常棒,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她输了;很多老师回到办公室仍然在讨论她的政策,然而她输了;所有人都认为她的政策更可行,然而她输了。

因为她严肃,因为她保守,因为她一丝不苟,因为她的沉默寡言,她认真,与她在历史课上一样,所有人都知道她做得对,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她。这个17岁的驼背少女,是一个真正干正事的人,但是,大多数时候,人们只是并不那么正经。

在模拟竞选败战几个月后,于1974年,特蕾莎.梅入读牛津大学圣休学院并主修地理。和玛格丽特夫人学堂一样,在梅入读的1974年也只招收女生,直到1986年才开始招收男生。

这个学院久负盛名,牛津大学历史上在英语、历史、法律和物理专业上取得最好成绩的女生都来自圣休学院,我们最熟悉的政治家,昂山素季就毕业于这里。

特蕾莎.梅在牛津大学读地理专业期间,热衷政治和辩论的她成为大学辩论会主席,并在此之后积极的参加政治活动。一般而言,热衷政治,有志于成为政客的人都会选择就读政治、经济、哲学三个专业,但是她读的却是不太耀眼的地理。她本人也并不耀眼,但是高冷的天性害了这个金发碧眼的高大驼背少女,她并不难看,她也足够谦和有礼,她甚至不缺乏幽默风趣,但是没有人认为她会在日后成为政治明星。一般的政治明星都需要热衷表现,善于煽动,她不喜欢这样,似乎她在有意地对抗这种氛围,对次并不感冒。



▲年轻的特蕾莎·梅与她的丈夫菲利普

甚至有人指出,「在牛津大学所有立志于投身政治的人当中,她看上去是最不可能成功的一个。」但这个姑娘显然并不在意这些评价,她只做应该做的事,她按部就班地做政治明星应该做的事,参加牛津辩论社,参加保守党协会,她以特蕾莎式的形式热爱政治,沉静严肃,从不显山露水,她坦诚直白,从不掩饰自己的政治抱负,对很多人坦言自己想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和保守党领袖。

但这个理想在她进入圣休学院第二年就落空了,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横空出世,成为保守党党魁,并在1979年入主唐宁街10号。这一度让她很愤怒,但更戏剧性地一幕发生在她未来丈夫身上。她老公菲利普当选为牛津辩论社的主席,这个社团牛在哪里,英国在二战以后的所有政客都当过这个社团的主席,可想而知,这种争夺炙手可热,而菲利普本来是最没有希望担当主席的一个竞争者。但几乎所有的竞争者都在搞派系斗争,最终在互相攻击中,所有有力的竞争者都晦暗离场,菲利普几乎全票当选。

这大概更坚定了特蕾莎·梅的信念,低调,不搞派系斗争,同样可以在政治斗争中取胜,这种高冷的风格延续了她的政治生涯。

木讷却努力的政客

特蕾莎从来不去讨好别人,本来她已经186的身高已经足够高了,她依然热衷于穿高跟鞋。她的豹纹高跟鞋在她日后崛起之后,是报纸追捧的话题,她也喜欢跳舞,曾被人批评,像木头人一样,舞步畏缩,显然并不精于此道。

就是说,特蕾莎知道作为一名政客该做什么,但是除非自己喜欢,她从来不去讨好大众和媒体。

她志向高远,步履坚定,有条不紊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坚信自己可以得到,似乎在对其他政客们说,你们做那些事情吧,但赢的是我。

这种作风,在她从政初期还并没有显现出来问题,她不到30岁就开始担任地方议员,帮助她所在的保守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获得对议会的控制权,她非常的称职,她像她的父亲一样,会给她的每个选民在语音信箱设置一条信息,「您的来电对我来说很重要,请您留下口信,我会尽快回复您。」这点在技术手段发达的今天司空见惯,但在1986年,你可以看到她对自己的工作有多上心。

但这个高大女孩的幸运就此戛然而止,她此后两次竞选下院议员,但都不成功,到了1997年第三次竞选时,才当选为下院国会议员,那一年她已经41岁,看起来不算年轻,但比较比他小10岁的牛津校友卡梅伦,特蕾莎的劣势很明显。

1997年被选为梅登黑德议员后不久,特蕾莎梅在大选中获胜

卡梅伦35岁就已经当选国会议员。他非常擅长作秀,广结善缘,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卡梅伦担当保守党党魁以后,曾经一度骑自行车上班,但却被媒体拍到,其实后面有汽车跟随,里面放着他的公文包。

特蕾莎不会或者说不屑于做这些事情,她缺乏盟友,在保守党内部,她被评价为,「一个你绝对不会想和她发展私交的人」。也从来没有人看到工党、自由民主党人靠近她,和她愉快地交谈。

她给别人的印象总是认真地工作,她总是第一个到达办公室的人,然后全神贯注地工作,一直到下班都维持这种状态。她能力惊人,工作杰出而给人印象深刻,梅是出了名的「不合群」,她抗拒和同事们在下院的酒吧中长时间地闲聊,也从不夸夸其谈,不愿意表面上与他们热情地寒暄,因此她也从未和他们建立长久的友谊。「她总是受人尊重,但并不受人喜欢。

2002年,梅,保守党的第一位女性主席,和伊恩·邓肯·史密斯一起出现在位于威斯敏斯特的保守党中央办公室外。

正如她后来竞选时的宣传一样,「我知道一些政治家因为意识形态的热情而追求高位。我知道其他人这样做是出于野心或荣耀。但我的理由要简单得多……我记忆所及,公共服务一直是我这个人的一部分。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华丽的政治家。我不在电视演播室出现。我不在午餐时说八卦。我不在议会的酒吧喝酒。我不经常坦露自己的感情。我只是应对摆在面前的工作。」 她总结说:「我的广告语很简单,我是特蕾莎·梅,我想我是领导这个国家的最佳人选。

特蕾莎没有朋友,不喜欢社交,真正的君子不党,但却令他们的同事如坐针毡,因为她工作极其细致,她会仔细地推敲每一个字。而且她还非常清廉,2009年,保守党一度臭名昭著,不少议员因为滥用开支的丑闻曝光,特蕾莎也被调查,结果发现她的开支记录非常清白,个人记录廉洁到无可指摘。

她私生活无懈可击,工作完美认真,但是这样的人,注定没有朋友,她提到自己的伙伴时,只能说自己的丈夫菲利普。她与丈夫结识于牛津大学,1980年结婚,至今恩爱。她在多个场合公开称赞丈夫是她“最坚实的依靠”。因此,在别的牛津校友开始高飞的时候,她只能如同一个老黄牛一样打工。

2002年,工党的前排听梅,然后是影子交通,地方政府和地区英国下议院

尽管她的工作能力得到证明,但是她却被排斥在卡梅伦的高层决策圈之外,卡梅伦当时的核心圈被称为「伊顿老男孩」,平均年龄比特蕾莎·梅年轻10-15岁,都是来自伊顿公学的富家子弟。

但特蕾莎的高效工作,还是获得了好评,卡梅伦说他是自己最高效的同事之一,所以让她坐上了「这个国家最难坐的职位」——内政部长,这个部门负责反恐、移民控制、和社会治安和秩序,一般由公认的强硬人物担任。

2010年时,特蕾莎.梅被任命为内政大臣,她是英国历史上第四位担任重要国务官员的女性,也是英国政坛半个世纪以来在内政大臣这个极富挑战、被称为“政客坟墓”职位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人。


2010年,时任内政大臣的梅在访问切姆斯福德期间与埃塞克斯警察一起散步

2016年7月,身为“低调疑欧派”的特雷莎·梅在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后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就这样,特蕾莎.梅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实现了她的童年梦想。

「黑天鹅」事假:脱欧

众所周知,英国的脱欧完全是一个「黑天鹅」事件。首相卡梅伦是一个坚定的留欧派,这个擅长玩弄政治伎俩的政客为了选票,决定把进行脱欧公投。

实际上,所有人都不认为脱欧这件事能够成功,但是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全民公投的结果是脱欧。结果出来后,卡梅伦迅速提出辞职,哼着小曲儿快活地卸下重担。对他来说,四处演讲和跳脱欧这个火坑比,要轻松多了。

男人惹了祸,拍拍屁股跑了,烂摊子女人来收拾。


▲2016年7月12日,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主持的上一次内阁会议结束后,英国内政大臣在离开唐宁街10号时走错了方向

特蕾莎决定挑起重担,她和另一位女性竞争者利德索姆争夺首相之位,结果戏剧性的是,利德索姆在竞选前自我爆炸,她在《泰晤士报》的专访中宣称自己身为人母,比无法生育的特蕾莎更适合治理国家,这种涉嫌攻击的不恰当言论无异于自杀。

言论发出去以后,利德索姆自知大势已去,于是给梅打来电话,宣布自己将退出竞选,但是希望她在自己宣布以前的90分钟内,不要对任何人透露,也就是说,梅已经知道自己要成为首相了。但这个守信的女人,对自己的政敌也同样信守承诺,她安静地等待了90分钟,没有对任何人说起,包括她自己的丈夫。

她竞选成功,在别人看来是巨大的荣誉,她却只想着儿时的梦想,尽忠职守服务国家。她作为首相第一次演讲时宣称,「我领导的政府不会被少数特权人士的利益左右,而是会和你们利害与共。我们将竭尽所能帮助你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做出重大决定时,我们考虑的不是有权有势之人,而是你们。

2016年7月13日,梅首次以首相的身份抵达唐宁街10号

那个誓言服务国家的少女长大了,特蕾莎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像她生平做过的任何一件事一样,「做任何工作,都要做到最好」,脱欧这个别人视为畏途的工作,她也要做好。

 

扭转局势的女首相

梅本来属于留欧派,保守党内部也以支持留欧为主。留欧对英国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英国脱欧派幻想的那种既不承担责任,又享受欧盟成员权利的脱欧方案,根本不存在。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都会选择留欧,但很多政客打着民意的旗号一直在利用民众情绪煽动脱欧。

事实上对于留欧派而言,最稳妥的方案就是二次公投,很多民众其实在第一次投票的时候,也并没有把脱欧公投当一回事,完全是抱着脱一下试试的态度投票,事后,也有超过412的民众请愿要求重新投票。

进行二次公投,等于是对民主的践踏,是对民意的亵渎,英国的政客们也会趁机大做文章,将造成英国社会的割裂;启动脱欧,英国所属的北爱尔兰将可能造成事实的边界,英国将面对事实的分裂,欧盟对英国的贸易壁垒高企,英国的经济将遭受重大打击,英国可能陷入长期的经济衰退。

一边是践踏民主,一边是陷入分裂,一边是社会动荡,一边是经济衰退,中间夹的是特蕾莎·梅,她的举措决定了她是一个政客还是一个政治家。

梅本可以像其他政客一样选择二次公投,像她的前任一样甩锅,她也可以像其他政客一样,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样便可以轻松赢得党内支持,但她却决定走一条更加艰难的路。

在布鲁塞尔的欧洲理事会上,梅明显指责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暗示她关于英国脱欧的信息含糊不清

她的口号是「脱欧就是脱欧」,也就是说,她决定顺从民意,脱欧,但是她将用一己之力,将脱欧的风险解除,得到脱欧的好处,而不会产生脱欧的危机。

众所周知,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站在欧盟的角度好好想一想,如果任何一个成员国,都可以享受欧盟成员的权利,而不承担加入欧盟的义务,那么欧盟就荡然无存,这是欧盟绝对不能容忍的。

特蕾莎·梅注定前途坎坷,但她决定只身捍卫国家统一,她在就职演讲里强调,保守党的名字全称是,「保守和统一党」,「统一」这个词对她来说非常重要:

「这(统一)意味着我们相信联邦: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之间宝贵的纽带。但它还意味着另一件同样重要的事情;我们不仅相信联合王国的国家之间的统一,而且相信我们所有公民之间的统一——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无论我们来自何处。

她像世人宣告,就算是所有人都不把国家一回事,但我,特蕾莎·梅,是认真的,我从来都是认真的。

而她几乎做到了,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谈判,英国与欧盟终于谈妥脱欧协议,可当今年1月15日,特蕾莎·梅兴冲冲地拿着脱欧协议到国会提交投票,她像极了一个辛苦做完作业的好学生,希望得到夸奖,但得到的是议会的不信任投票,幸好涉险过关。但英国议会对脱欧协议的的表决却令她失望,一喷冷水泼向她,432:202,否决。

梅在议会否决了她的欧盟退出协议后,通过了不信任投票,在唐宁街10号外发表了声明

反对党第二天再次发起对梅首相的不信任投票,特蕾莎再次逃过一劫。

 

好,你们不通过,我继续修订,到了今年3月,英国议会第二次投票,继续不通过。

为了让脱欧协议通过,确保无休止的脱欧能够早日终结,一向强硬的特蕾莎·梅不惜把自己的政治生命与脱欧协议的投票捆绑在一起,她承诺,只要脱欧协议通过,她就会立即辞职,希望可以打动反对她的议员。

然而,脱欧协议依然没有通过。

这个女人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全部,但是,却依然无法打动冰冷的政客们,甚至,她一生追随的党派也决定抛弃她,保守党内部担心民众的耐心消磨殆尽,特蕾莎继续担任首相,只会让党派利益受损。

于是就有了特蕾莎·梅的辞职。

结语

这个一辈子的理想就是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的高大驼背女孩,最终成为了英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她先是被命运眷顾,最后却又被命运玩弄,无情的抛弃,被所有人讨厌。

她说:「能成为英国首相,是我一生的荣幸。我是英国的第二位女首相,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位。

但是,英国人大概并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是的,特蕾莎·梅不会说英国最后一位首相,但是,英国很可能失去自己最后一位政治家。

当政客操纵一个国家前途时,一个国家的未来也将不知走入何方。

但这一切又与她有什么关系呢?这个女人可以休息了,她也该停下来享受生活了。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