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湖南省生态农业”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
11月19日,发改委正式公布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一下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由总体要求、定位和目标、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加快重大改革系统集成和改革试点经验共享共用、强化实施保障等6个部分组成,明确了45条具体任务。
总体方案的十大看点
看点一:一体化示范区的角色定位: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看点二:一体化示范区的初心使命:初心是生态绿色和一体化、使命是两个率先。
看点三:一体化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新标杆、新高地、试验田、新典范。
看点四:一体化示范区的空间布局:“两核、两轴、三组团”,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江南水乡特色格局。
看点五:一体化示范区的生态目标。
看点六:一体化示范区的制度创新:重点聚焦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公共信用等八个领域。
看点七: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势转化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看点八:一体化示范区的改革集成
看点九:一体化示范区的经验共享:两省一市实施的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成果均可在一体化示范区推广分享。
看点十:一体化示范区的体制机制:理事会-执委会-发展公司,三层架构、业界共治的模式。
《总体方案》推进落实的有关情况
《总体方案》内涵丰富
《总体方案》今天已经在网上全文公开,共有6个部分,45条具体任务。重点如下:
一是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初心使命。示范区的初心是生态绿色和一体化发展,使命是实现“两个率先”。生态绿色是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要做好生态绿色这篇大文章,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实现以生态绿色为引领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发展要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两个率先”就是要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二是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新标杆、新高地、试验田、新典范。
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是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让绿色成为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积极探索和率先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是要依托示范区优美风光、人文底蕴、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发展生态友好型绿色创新经济,充分体现“有风景的地方就会有创新经济”。
打造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是要聚焦重点领域,大胆创新,积极试验,探索行之有效的一体化制度安排,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示范。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有机融合、均衡发展,为居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切实改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级水平。
三是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空间布局。示范区湖荡密布、河网交错、阡陌纵横,空间布局体现江南水乡特点,确定为“两核、两轴、三组团”。
“两核”即环淀山湖区域和虹桥区域,“两轴”即沿沪渝高速和通苏嘉高速的两条创新功能轴,“三组团”即以青浦新城、吴江城区、嘉善新城等节点为支撑的城市功能组团。
示范区将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不搞集中连片式开发,打造“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空间格局。同时,先行启动区着力构建“十字走廊引领、空间复合渗透、人文创新融合、立体网络支撑”的功能布局。
四是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制度创新。示范区的核心是一体化制度创新,要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示范区将重点围绕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和公共信用等八个方面率先开展一体化制度创新,示范引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五是总体方案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组织保障。示范区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性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示范区的管理架构是两省一市全新探索的工作机制,将建立“理事会+执委会+发展公司”三层次架构,形成“业界共治+机构法定+市场运作”三方治理格局。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三地联合、业界共治,二是三地轮值、统一决策,三是授权充分、精简高效。
示范区建设推进的总体情况
11月1日示范区揭牌前,两省一市积极主动谋划,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高水平起草总体方案。总体方案的起草过程是一个凝聚共识、推进共识的过程。沪苏浙两省一市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按照前有专人、后有专班模式,在起草过程中反复沟通协调,对方案内容不断深化完善,求大同存小异,寻求最大公约数。
二是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在起草总体方案同时,由上海市规划资源局牵头会同江浙两省规划资源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同步编制示范区空间规划。通过中规院牵头,委托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3家机构开展内部工作营的方式,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委托上海市城规院开展先行启动区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正在根据印发的《总体方案》作进一步深化完善。
三是高标准梳理重大项目。在做好示范区顶层设计的同时,积极梳理储备一批重大、先行项目,力争做到尽快形成显示度。目前已梳理形成了包括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等4大类示范区“重大项目清单”。同时,正在研究制定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等,力争实现示范区产业用地分类标准、产业用地出让制度、产业用地管理政策和产业用地计划指标“四个统一”,为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四是高要求组建管理推进机构。两省一市共同组建示范区理事会,11月1日揭牌后,示范区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理事会工作规则、示范区总体方案分工和近期重点工作安排三个重要文件,目前已印发执行。同时,两省一市组织部门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原则,通过公开遴选、深入考察、精心筛选,挑选了首批35位工作人员组成示范区执委会。10月30日,执委会工作人员全部到位。11月5日,执委会正式挂牌运作。
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下一步工作
近期,执委会要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完成示范区和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聚焦水系统、综合交通、生态环保、市政基础设施、文化和旅游发展、产业发展等6个领域,以先行启动区为核心,编制好专项规划。
二是强化制度创新。按照总体方案明确的八个重点领域,积极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有序推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三是强化项目落地。围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和公共服务四个重点领域,聚焦先行启动区功能提升,尽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四是强化资源配置。协调两省一市三级八方,加强优势资源要素集聚,做好政策保障,特别是加大对示范区重大生态类项目、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存量低效用地盘活项目、重大功能性项目导入等支持力度。
五是强化法治保障。做好示范区制度创新的法治保障,通过协同立法做好对执委会的明责授权。
湖南省生态农业联合会秘书处
地址:长沙县黄兴镇黄兴新村绿世界生态艺术农庄会议中心
电话:13973387338(同微信号)
官网:http://stnylhh.com/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湖南省生态农业”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转载文章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原作者负责;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及时删除;
2、请警惕冒用本平台名义进行诈骗的行为;
3、本声明适用于本平台“湖南省生态农业”所发布(涵盖自动回复)中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