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帮,领先的商协会运营管理云平台

Shangbang News

/ 会员动态

修谱“互联网”化,传统家谱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 2020-05-26 来源: 晓名 点击率: :













家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很重要的一支血脉,古往今来一直是被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既然家谱如此的重要,那么“修家谱”自然也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在现今这个互联网家谱的天下,传统的纸质家谱又该何去何从呢?

传统家谱作为一个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者”。说它能够清楚的记录一个家族在每一个时代的发展经过,这一点都不算过分。可是传统家谱就一定是对的吗?经过一些考证不难发现,有一些老旧家谱的内容,虽然可信度比较大,但还是存在一些瑕疵的。
















以前对于修家谱,很多老人都会说“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30-60其实也就是相隔2代人的时间,2代人一大修,这也完美的保证了家谱的延续性。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时间的问题,恰恰让很多家谱中的信息出现了偏差和漏洞。
















修家谱最重要的一环,无非就是数据校对。对于一些庞大的家族世系来说,众多的旁支血脉,即便是自己家族里的人,有时候都会出现张冠李戴的事情。更何况以前修谱,全凭修谱师跟家族宗亲核对时的手抄稿来记录,所以误差是难免会有的。可同样的问题放在今天的互联网家谱上,就显得根本不是问题了。毕竟互联网家谱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随时保存任何一个人的个人信息,根本不会出现因为时间太长,导致某些事情遗忘或记错的情况。
















互联网家谱的出现,传统家谱就没有价值了吗?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传统纸质家谱,作为互联网家谱的“原型”,它的地位自然是不可取代的。虽然互联网家谱以便利、信息化、数字化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是传统家谱的收藏价值,却远远高于互联网家谱。所以在互联网家谱的功能里,“一键成谱”的功能,也是永远不会被取代的。








扫码二维码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修谱知识







返回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