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回访|第十一届BIM-CIM大赛冠军团队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0-06-29
来源:
点击率:
:次
第十一届“斯维尔杯”大赛作为赛制改革的起点,历时大半年时间圆满落下了帷幕,各参赛队伍斩获了属于自己的奖项,同时涌现了许多优秀团队和作品。成功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优秀的赛绩背后都是参赛队伍和参赛院校不懈努力的结果,下面小编就为你探寻一下本届大赛冠军团队背后的那些事,看看他们备赛的过程,一起感受他们备赛的点滴。
据队长介绍,BIMer团队从报名到决赛,前后经历了大约8个月的时间。在备赛阶段,他们明确队员分工,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对工程图纸的正确识图及软件的操作问题等。队长感触颇深地说:“作为队长,我不仅要做好自己负责的专项,还要协调解决其余三个专项所遇到的困难并调整队员的情绪及心态。”他提到自己主要负责的工程造价专项,前期也遇了许多问题,如识图,规范标准不了解等。在模型转化阶段,虽然土建、安装算量可以通过导图直接识别出模型,但是柱梁板构件的截面问题,标高问题以及钢筋数据都需要在模型转换完成后一一进行检查,花费了大量时间。每一个构件所需要数据都需要去设置很多地方才能保证准确,这一点在安装算量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报表规范且工程量准确,大到安装管径,小到构件材质,只要出现不一致的,他都会认真查看设计总说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也是他们队伍造价专项能获得一等奖的原因。工程管理和绿色建筑这两个专项,他们队伍对相关行业标准不了解,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常常针对规范问题开展线上讨论,按照国家规范严格进行设置和修改。最后,队长说:“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备赛,我们克服了疫情假期不能见面,心态崩溃等多种困难,最终用努力和实力证明了自己,为学院、为中心、为自己获得了荣誉。同时我们也打造出一支能吃苦耐劳、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应对困难和挑战,让自己日后的学习生活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0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惊喜。在刚结束的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中,我们“杨小二独立团”拿到了全国专科组冠军奖(排名1/156)。这也是近几年我校在本项大赛中获取的最好的成绩,也刷新了江西省各专科院校在本项大赛中的最佳成绩。”团队指导老师如是说。这已经是江西建院第6次参加斯维尔杯大赛了,从大赛校内启动会到选拔学生、培训学生,再到确定最终参赛学生,他们提前了近大半年时间准备,可见用心的程度。老师告诉小编,2014年-2017年他们每年都是二等奖靠前位置,一直想突破却每每带着遗憾结束。2018年他们提前了近一年着手准备,由教务处汪处长牵头各系专业老师一起跨专业选拔学生组队,指导老师组经常开会讨论、制定选拔和培训方案。先是由各专业老师在专业班级宣传,动员大家报名,再按专业分开培训学生,最终按专业晋级2-3支队伍。晋级的各专业队伍合并在一起培训,这无形中增强了团队的合作能力与凝聚力。最后,进行赛前模拟选出一支队伍参加决赛。因此2018年拿到了一等奖。2019年他们继续总结往届的经验和不足,因为疫情,培训全部安排在线上,隔三差五对参赛学生进行线上指导,但是无法管理和掌控学生的自学情况,这也是不足之处,但好在学校在选拔学生的时候都优先考虑了学生的自觉性。
最后,老师说到:“不得不说一项比赛的成绩好与不好,学校的支持力度至关重要。再次感谢老师和队员的支持与付出,祝愿来年再战依然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