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征战友
父亲,男人最温柔的名字
即使你不是超人,
可我还是依旧崇拜你、仰慕你
长征路上的父亲
“我们干革命是造福下一代,而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自己的下一代。”。
——毛泽东
1932年,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生下了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乳名毛毛,毛泽东给他取名毛岸红。孩子长得端端正正,眼睛很大,有点像毛泽东。毛毛长到两岁,毛泽东十分喜爱他。
可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却突然令毛岸红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按照规定,长征时是不能带孩子一起走的,贺子珍和毛泽东只好再次把自己的孩子留在了苏区,交给毛泽覃和贺怡夫妇照管。可是,红军一走,苏区很快被白色恐怖笼罩,1935年,毛泽覃牺牲,贺怡也曾被捕,毛岸红被送到老乡家寄养。
新中国成立后,贺怡深知姐姐贺子珍和毛主席深爱着这个儿子,不辞劳苦,四处奔波,誓要千里寻亲,把小毛毛找回来。有一次,她可能打听到岸红的下落,便从广东赶到泰和,为了早一点找到孩子,贺怡连夜驱车赶路,结果,不幸出车祸去世。
1933年,贺子珍又生下了一个男孩,但因为早产,先天不足,孩子没活下来。
1935年2月26日,贺子珍再次分娩,她一脚踏着生,一脚踏着死,呼唤着毛泽东的名字,可因为战事,毛泽东并不在她身边。她生了一个女孩,可是,根据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带孩子行军,因为孩子的哭声会暴露部队的行踪。
中央红军正在长征,这个孩子来得不是时候,她被留下了,天与地容不下这个小生命,这是贺子珍第四次骨肉分离,她从身上掏出仅有的四块银元,叫人拿出她从长征以来舍不得用的四条白色新毛巾,脱下穿在身上的茄色外套,让人把孩子包好,然后把她抱过来,在小脸蛋上亲了一下。
孩子被送走了。毛泽东终于赶来了,可是,迟了。他望着奄奄一息的妻子,想说什么,可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收养女婴的张二婆是善良的,她细心照顾这个女孩,可是,这个孩子在父母离开几个月后,突然周身生起又红又大的疮来,白天不吃不喝,晚上又哭又闹,张二婆四处求医问药,无济于事,孩子还是夭折了。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付出了许多,他是强者,是英雄,可是,当面对这些夭折的精灵时,他又怎么能不心痛呢。
家为中国革命牺牲了六位至亲,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岸英和毛楚雄,而这六个还没来得及体会人间温暖的孩子,不也是毛家人所做的牺牲吗?
“你们一定要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来!。我们流血和牺牲不就是为了这些孩子吗?!“
——董振堂
这张老照片里的男人叫董振堂。
长征就是从逃难开始的,但是接下来发生的,是一次次绝地反击、向死而生,这也是长征中最动人心魄的环节。很多红军战士并不知道,这一出发,就再也回不来了。一些红军家属肚子里怀着孩子,挺着大肚子走上了长征路。红军女战士的分娩,构成了长征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开局。
长征路上的一天,邓发的夫人陈慧清突然要生孩子了。早不生晚不生,偏偏在一场激烈的突围战刚一打响时要生了,而且是难产。当时陈慧清疼得满地打滚,身边没有一个医护人员,只有几个红军小战士。
仅仅1公里以外,董振堂正率领战士拼死作战,眼看着顶不住了,董振堂拎着枪冲回来问:到底还有多少时间能把孩子生下来?没人能够回答。于是董振堂再次冲入阵地,大声喊道:“你们一定要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来!”结果战士们死守了几个小时,硬是等陈慧清把孩子生了下来。
战斗结束后,一些战士经过产妇身边时都怒目而视,因为很多兄弟战死了,但董振堂又说了一句足以载入史册的话:“你们瞪什么瞪?我们流血和牺牲不就是为了这些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