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书过眼录第三:都说商场如战场——《曾胡治兵语录》
时间:2019-03-29 来源:李振军 点击:次
这本书和四个人有关:曾国藩、胡林翼、蔡锷和蒋介石。先讲蔡锷。
在民国这个历史大变革时期,政治人物乃至文化人物,难免不打上政党与阵营的烙印,为一个政党或阵营推崇,则往往为其对立的政党或阵营反对。如果一个人能为各方推崇,那一定是因为其超然中正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及人格品质,这样的人物并不多见,蔡锷就是一个。
蔡锷天资聪颖、少负奇才,却体质弱小,他的老师梁启超认为他从文当有大成,但他却对老师说:“我不做个第一流的军人,就不是您的学生。”他果真做到了。其实,第一流的军人往往不是彪悍的武者,而是白面书生,这样的人中外军事史上多见,比如蒋百里、林彪等。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与同校毕业的蒋百里、张孝淮并称“中国士官三杰”。
今天我们读到的、经后人整理的《蔡松坡集》中收录他多部军事著作,他对军事理论的思考使得他和蒋百里成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重要奠基者。
他在广西任军职时李宗仁、白崇禧是他的下属,他到云南任军职时朱德是他的下属,凡与他共事者莫不对他钦佩、崇敬有加。古人云,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但蔡锷打破了此例,或敌或友、亦新亦旧,都对他由衷称道。学者余世存认为,原因很简单:他以天下为己任,而不以天下为己。其实还有一点,就是他光明俊伟的人格品质,这最容易有超越党派和历史的直击人心的力量。
《曾胡治兵语录》是他应云贵总督李经羲(李鸿章之侄、李鹤章之子)之邀任云南讲武堂教官为教学之用而编,至于为什么选择曾国藩和胡林翼,他在书前的序言中讲的很清楚:
“窃意论今不如述古;然古代渺矣,述之或不适于今。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锋佼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景仰想象,尚属匪难。其所论列,多洞中窍要,深切时弊。爰就其治兵言论,分类凑辑,附以按语,以代精神讲话。我同袍列校,果能细加演绎,身体力行,则懿行嘉言,皆足为我师资,丰功伟烈,宁独让之先贤?”
此书一经刊行,名动海内,并一直影响至今。原书只有十二章,蒋介石觉得《孙子兵法》有十三章,《曾胡治兵语录》也应合此数,即增辑《治心》一章,以《增补曾胡治兵语录》出版,并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曾、胡、蔡亦是毛泽东推崇的人物,于是此书亦被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作为教材。
可是,今天,面对企业家群体,我为何推荐此书呢?俗语道:商场如战场。确实,治兵与治企,或道或术,皆有诸多相通之处。于是,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优秀企业家是军人出身;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家把《孙子兵法》、《毛泽东文集》等军事著作直接作为企业管理著作来读和学习。
当然,附带也有一点,蔡锷乃是邵阳人,我不免也受到了乡梓情节的影响。
我不妨随便摘两段话来让大家读一读:
“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不公不明,则兵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士卒争毫厘。故又次之。身体赢弱者,过劳则病;精神短乏者,久用则散。故又次之。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则万不可带兵。故吾谓带兵之人,须智深勇沉、文经武纬之才。数月以来,梦想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盖无须臾或忘诸怀。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第一章“将才”第一句)
“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仁者,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是也。待弁兵如待子弟之心,常望其发达,望其成立,则人知恩矣。礼者,所谓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泰而不骄也。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威而不猛也。持之以敬,临之以庄,无形无声之际,常有凛然难犯之象,则人知威矣。守斯二者,虽蛮貊之邦行矣,何兵之不可治哉!”(第八章“仁爱”第一句)
这对我们带团队、治理企业是不是有启发呢?我想是的。类似真知灼见的句子全书都是,我们一读便知。
上一篇:“毅行”探路记 下一篇:良书过眼录第四:正面侧面皆真面——《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