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10日,长沙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长沙人民会堂召开。会议期间,来自长沙市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们齐聚一堂,他们承载着市民的殷切期望与深切信任,齐聚于此共商长沙发展的长远大计,一同描绘星城未来的美好蓝图。
邵商优秀代表,长沙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民建会员,湖南广发隆平高科技园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娴婷指出,国务院批复长沙规划提及强化枢纽建设等内容,长沙具备 4 种物流枢纽类型,且部分已入国家名单,2022 年省发改委又有共建空港型枢纽任务,利好叠加,她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长沙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为此,她提出《关于加快建设长沙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议》,为长沙物流发展建言。
邵商优秀代表,长沙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民建会员,湖南广发隆平高科技园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娴婷
近日,国务院关于《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提出,加强物流枢纽、航空枢纽建设,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完善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做好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预留,建设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长沙是我省唯一拥有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4种物流枢纽承载类型的城市。其中,陆港型、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已先后纳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2022年,省发展改革委发布《长株潭共建国家综合物流枢纽实施方案》,其中一项重点任务是共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基于以上利好条件,建议长沙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长沙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一是以长沙自贸临空区交通区位、对外开放平台优势为支撑,整合临空、物流、外贸、航空服务、先进制造等核心产业资源,建设长沙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二是通过建设长沙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中部地区联接国内通达国际的区域性航空物流枢纽、中西部地区面向RCEP桥梁枢纽及面向非洲的门户枢纽,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
三是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引导物流、制造、商贸等产业在长沙自贸临空区集中布局,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系统化整合、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通过空港型物流枢纽的构建,将带动“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一体化发展、运输结构调整,有效降低全市物流成本,形成真正有价值的物流枢纽经济区。
四是充分依托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渠道资源和专业能力,为长沙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