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商十年征文】邵商学院求学记
时间:2017-11-20 来源:杨文军 点击:次
我只读了个中专,总觉得学生没当够,所以对读书求学一直颇有兴趣。但这是个费钱费时的事,我只能望“学”兴叹。正在这时候,“邵商学院”成立了。当时接了谭玉兰副会长一个电话,我就成了“邵商学院北大MBA总裁一班”的学员。


这个学院好,学费真便宜。学习一年,每月一次三天两晚的课程,学费才一万块钱,真正成本价(邵商学院还补贴了一部分资金)。外面同类型同品质的总裁班,学费最低三万以上。


收费虽低,课程却是正经八百的MBA核心课程,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品牌营销、财务管理,一样都不缺。上课的也是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后来听说,每一门课,选哪位教授讲,学院都至少要寻找三位以上的老师来进行比较。在所有的授课老师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赖伟民教授。赖教授讲企业战略,几乎不用讲义,开口就来,滔滔不绝,不仅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而且通俗易懂。我之前也听过一次别的教授讲的战略管理课,就听得一头雾水。赖教授后来几乎每年都来邵商学院上课,或是应约来为商会会员解读“两会”精神和经济形势,很受欢迎,是邵商最受欢迎的学者之一。


这个班更有意思,人多,学员有80多人,一般MBA班最多50人左右,而且90%是邵商会员。课堂上,休息时,邵东话、隆回话、洞口话、塑料普通话,乡音四起,亲切得很。私下里,我们对这个班有个自大的称谓:邵商黄埔一期。不过从人气上来看,这个班确实也是空前绝后。每次上课,请假的都不多,常常是七八十人济济一堂。有时还来一些领导、嘉宾、会员,开席就是八九桌,成了商会一个十分热络的交流平台。曾会长、王会长(时任邵商学院院长)也经常来和学员们一起听课、交流。整个班的学习、互动氛围非常浓厚。


学院采用游学制,我们寻遍了长沙周边的酒店、山庄、农家乐。鹿饮泉、石燕湖、金源温泉山庄,一个比一个惬意。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常常就是学院开课的日子。周五下午报到,两个白天的正式课程,两个晚上是活动或交流,有劳有逸,亦庄亦谐,开心得很。这哪是学习,分明就是度假,搞得我每个月都盼着上课的日子。


我们还没有“毕业”,学院的名气就起来了。不知什么原因,兄弟商会、行业组织、培训机构、主管部门,有很多都知道了邵商学院。据说经过调查,商会组织办商学院的,长沙市邵阳商会在全国也是第一家,是一大创举。这让我们很有些骄傲。


邵商学院这个让我们应以自豪的组织,幕后有一批为之付出和奉献的人:曾小山会长、王石齐会长(首任院长)、李践楚院长、李建林执行院长、谭玉兰副会长、向玉华班主任......凭借他们一颗为会员做点实事的初心,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企业家学员。一班结业后,学院又开设了二班、三班,学风得到了延续,也为商会赢得了更多的声誉。结业后我们又组建了邵商学院同学会,在同学会主席刘小平等理事会的带领下每年举办2次以上的大型活动。聚在一起,我们讨论最多的是我们永不结业,永远在一起。

回望商会十年,回首自己加入商会以来的点点滴滴,邵商学院的学习是我最难忘的一个篇章。作为学员,我会认为这是商会十年来做过的最高逼格的事情,在商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祝愿我们自己的学院越办越好!
感谢商会!感谢邵商学院!

二组 长沙森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杨文军


这个学院好,学费真便宜。学习一年,每月一次三天两晚的课程,学费才一万块钱,真正成本价(邵商学院还补贴了一部分资金)。外面同类型同品质的总裁班,学费最低三万以上。


收费虽低,课程却是正经八百的MBA核心课程,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品牌营销、财务管理,一样都不缺。上课的也是全国知名的专家、教授。后来听说,每一门课,选哪位教授讲,学院都至少要寻找三位以上的老师来进行比较。在所有的授课老师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赖伟民教授。赖教授讲企业战略,几乎不用讲义,开口就来,滔滔不绝,不仅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而且通俗易懂。我之前也听过一次别的教授讲的战略管理课,就听得一头雾水。赖教授后来几乎每年都来邵商学院上课,或是应约来为商会会员解读“两会”精神和经济形势,很受欢迎,是邵商最受欢迎的学者之一。


这个班更有意思,人多,学员有80多人,一般MBA班最多50人左右,而且90%是邵商会员。课堂上,休息时,邵东话、隆回话、洞口话、塑料普通话,乡音四起,亲切得很。私下里,我们对这个班有个自大的称谓:邵商黄埔一期。不过从人气上来看,这个班确实也是空前绝后。每次上课,请假的都不多,常常是七八十人济济一堂。有时还来一些领导、嘉宾、会员,开席就是八九桌,成了商会一个十分热络的交流平台。曾会长、王会长(时任邵商学院院长)也经常来和学员们一起听课、交流。整个班的学习、互动氛围非常浓厚。


学院采用游学制,我们寻遍了长沙周边的酒店、山庄、农家乐。鹿饮泉、石燕湖、金源温泉山庄,一个比一个惬意。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常常就是学院开课的日子。周五下午报到,两个白天的正式课程,两个晚上是活动或交流,有劳有逸,亦庄亦谐,开心得很。这哪是学习,分明就是度假,搞得我每个月都盼着上课的日子。


我们还没有“毕业”,学院的名气就起来了。不知什么原因,兄弟商会、行业组织、培训机构、主管部门,有很多都知道了邵商学院。据说经过调查,商会组织办商学院的,长沙市邵阳商会在全国也是第一家,是一大创举。这让我们很有些骄傲。


邵商学院这个让我们应以自豪的组织,幕后有一批为之付出和奉献的人:曾小山会长、王石齐会长(首任院长)、李践楚院长、李建林执行院长、谭玉兰副会长、向玉华班主任......凭借他们一颗为会员做点实事的初心,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企业家学员。一班结业后,学院又开设了二班、三班,学风得到了延续,也为商会赢得了更多的声誉。结业后我们又组建了邵商学院同学会,在同学会主席刘小平等理事会的带领下每年举办2次以上的大型活动。聚在一起,我们讨论最多的是我们永不结业,永远在一起。

回望商会十年,回首自己加入商会以来的点点滴滴,邵商学院的学习是我最难忘的一个篇章。作为学员,我会认为这是商会十年来做过的最高逼格的事情,在商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祝愿我们自己的学院越办越好!
感谢商会!感谢邵商学院!

二组 长沙森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杨文军
上一篇:【邵商十年征文】长沙市邵阳商会十周年赋 下一篇:【邵商十年征文】十年风雨,携手同行